欢迎访问本网站

 工作流程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审计知识>>正文

浅谈管理审计思想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影响


作者:高健  来源:审计处   编辑:高健  上传时间:2012-05-22  点击:[]

管理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已成为审计职业界关注的热点,将管理审计思想应用于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审计的效率与效果,而且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众多管理审计思想中,笔者认为首先应突出“管理、效益、风险和统筹”四大核心思想,找准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舞弊审计的差异所在,并以此作为拓展经济责任审计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指针。

(一)管理的思想

这里所说的“管理”专指机构内部的内部控制机制,即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直接关系到机构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效果,对评价机构负责人经济责任提供了较直接的依据,因此内部审计人员首先应强化“管理”即内部控制思想,在实践中主动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与执行情况,重点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处理程序是否独立,关键控制点是否健全,重大经营决策是否依程序进行,相关人员是否存在舞弊行为等,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查找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控制缺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对已发生的错弊和造成的损失分清责任,提出整改改进建议。

(二)效益的思想

为全面反映和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满足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监督与考核工作的需求,内部审计人员有必要在注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将管理工作效果和办学经费使用效益情况纳入审计考核范畴,评价资金管理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俗地说,就是不仅审查钱花的“实不实”,而且审查钱花的“值不值”,既查“行不行、对不对”,又查“省不省、好不好”,从而在保证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的基础上,促进领导干部科学民主决策,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与投资决策水平。

(三)风险的思想

对任何一个机构来说,风险与效益历来是相伴而行,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也不例外。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渐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使高校办学风险日益凸显,能否对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高校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高校审计人员在考核被审计人员经济履行情况时,不应仅看到效益,还要看到效益背后的风险是否适度、可控,特别要密切关注对学校办学目标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及时揭露和阻止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现象的发生,这样的审计意见才能客观并富有建设性。

(四)统筹的思想

将管理审计思想引入经济责任审计,首先带来的是审计范围的拓展以及审计深度的增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还应打破孤立思考问题的惯性思维,用统筹兼顾的思想通盘考虑被审计人员的管理现状,如统筹效益与风险,一味的追求效率而忽略风险不是好领导,一味的控制风险而忽略效率也不是好领导;统筹内外部因素,在肯定成绩、查找不足的过程中除了看绝对数外,还要综合考虑被审计单位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竞争对手的实力、顾客的反应和行业内影响本企业地位的其他因素等;统筹主客观因素,主要在查找问题时要看是由于被审计人员主观原因造成还是客观因素作用结果;统筹历史与现实,有的单位底子薄,有的单位底子厚,那么在横向考核时就不能简单的以绝对数进行比较,而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

作为审计从业者,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只有把管理审计的核心思想作为思维、分析的方式应用到审计中,灵活地将管理审计融于审计实践中走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推动内部审计真正的实现转型与升级。

上一条:审计是怎么产生的? 下一条:“同步审计”有关内容统计

关闭